而在其中,山姆那套据说堪称严苛的选品机制,就成了能吸引消费者前往购物的重要因素。
据官方介绍和媒体报道,山姆的产品是从不同国家的优质产区精心挑选的3000-4000种高品质产品,在选品过程中,产品不仅要经过采购部门的筛选,还要经过验厂部门的供应商资格认证和验货部门的商品质量审核,才能在山姆店内上架。
这套选品机制现今还受不受消费者信任是另说,但在当时愿意开山姆会员进场消费的消费者当中,不少人都是冲着它的品质保障和高性价比来的。
而山姆会员店内售卖的一些大分量高品质的产品,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也给了他们精致生活的体验感和存储物品的充实感。
近年经过疫情肆虐、感受过物资紧张的人们,也对这种大型仓储超市中主打的大包装产品产生了兴趣和购买欲,这些适合用来囤货的仓储式家庭装产品在特定时期给予了人们一定的安全感。
再加上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关于山姆的安利贴、攻略贴,也让山姆与“网红”这个关键词相挂钩。
网红效应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这个没有会员卡不能进、基本在山姆才能买到的山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但以最低260元的会员费作为入场券对一时兴起的人们来说还是不太划算,于是在非会员也想进山姆逛逛的需求驱使下,又催生出了淘宝、闲鱼上的次卡买卖、山姆代购等业务。
这么看来,山姆确实以其特有优势吸引了大部分人群对它产生兴趣与好感。但在衡量交会员费去逛山姆的利弊时,往往又绕不开交了会员费后会不会常在山姆消费这个问题。
毕竟主打大包装大分量的山姆,对于很多独居人士来说并不友好。因为大分量带来的不仅是价格上的提升,还有可能带来资源上的浪费。
有网友表示,因跟风去了趟山姆,买了很火的麻薯和瑞士卷,结果一个人根本吃不完,放在冰箱里不知如何处理。
除了一开始被社交平台上的博主探店拍照打卡所吸引,很多年轻人其实并没有购买山姆产品的硬性需求。
而声称会员制是为了给会员享受高品质和高性价比商品的山姆,在产品质量上其实也没有做到真正的高品质。
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上搜索“山姆会员商店”,其投诉量高达2812条,其中有多条投诉都涉及“产品变质”“吃出异物”,其线上的极速达配送服务也是饱受诟病。
在小红书上搜索“山姆极速达”的关键词还可见数篇关于山姆极速达配送方式、产品质量的笔记吐槽,甚至还出现了山姆靠极速达处理临期食品的相关质疑。
且会员费260元起的山姆也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很好的服务体验,除了常让消费者感到不满的员工服务质量外,山姆自身也没有做到位。
在去年的新疆棉事件中,山姆就在被大众讨伐的名单当中,当时的山姆会员店下架了所有新疆产品,还因此一度上了热搜,虽然山姆会员店表示是“新疆产品没库存了”,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次民众愤慨的退卡潮。
而无论逛山姆的人是出于跟风打卡,还是真正的生活所需,对于山姆的评价总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境况。
比如有人觉得山姆的会员制合理,提高进场门槛才能更好地让会员享受应有的服务;有人觉得会员制实属不必,一个超市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更何况连进都没进去过,怎么知道有没有办卡的必要。
有人觉得山姆贵,就会有人持反对意见称山姆只是分量大,平均下来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并表示山姆的产品质量要高于一般的超市,是货有所值;而要是有人说山姆平价,也会有人站出来高喊反对,觉得一般没有花个几百上千就出不来的超市怎么能算得上平价。
从会员制到价格甚至到产品质量,有关山姆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
而一直备受争议的山姆,它最后到底能不能留住消费者,还得看它接下来能否继续提供匹配得起会员费的产品质量与服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