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发布《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提到,为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健全便民商业设施,提高消费便利性和居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商务部决定在全国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工作。
具体而言,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以城市为单位推进。按照“全面部署、重点推进、逐级延伸”的工作步骤,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要在2019年先行启动,各地要在重点推进这部分城市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有条件的地方可再选择一些其他城市推进。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商务部就确定鼓励便利店发展成为今年促进消费的重点。在今年6月21日召开的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副部长就表示,要把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抓紧组织实施。便利店是最贴近老百姓、符合便利消费需求的零售业态,是服务民生的重要行业。
我国便利店发展情况
便利店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业态,具有贴近社区、快捷方便、营业时间长等特点。借鉴日本的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便利店行业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便利店就引入我国,但当时由于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等限制,便利店的发展一直受到阻碍。此后,自2012年以来,便利店的经营方法逐步被国人接受,我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总体增速超过百货和超市,年增速稳定在10%左右,至2017年同比增速为14.31%。
经格隆汇app查询显示,2018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为2264亿元,同比增长19%,2016-2018年CAGR为21.13%;2018年便利店门店数量为12万家,同比增长14%,2016-2018年门店数量CAGR为13.92。
便利店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运营能力、数字化转型等均有所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便利店日均单店销售额5300元,同比增长7%;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26天,同比下降2天。
数字化转型方面,2018年77%便利店在智能配送领域投入研发资金、60%便利店建立会员体系、55%引入网络零售渠道、移动支付占比超30%的便利店企业占比89%,同比均有所提升。
发展痛点
在2019中国便利店大会上,毕马威中国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提到,我国便利店行业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行业增速达到19%。不过,即使近年来便利店发展走上正轨,但整体而言仍存在不少痛点,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首先,与日本便利店的发展情况相比,我国便利店规模在零售行业中市场占比较低。自2015年以来,日本便利店销售额占社会零售比重逐步稳定在7%以上,2017年为7.37%;而我国2017年便利店销售额占社会零售比重仅0.13%,相差甚远。
其次,我国便利店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还未出现。具体来看,截至2016年底,我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CR5仅为39.2%,远低于行业内成熟便利店水平。以销售额划分,美宜佳以占行业总体份额的10%左右排名第一。
据CCFA,我国便利店品牌数量在2016年就超过260个,截止2018年底前不包含石油系的十大便利店的门店数之和仅占32%,便利店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从便利店自身经营情况来看,我国便利店经营效率远落后于日本,提升空间仍较大。以7-11和红旗连锁为例,7-11单店的平均面积小于红旗连锁,但日均销售额却是红旗连锁的4倍,坪效达到红旗连锁的10倍。
具体来看客单价方面,2017年我国便利店客单价为44.20元人民币/人(单位下同),而同期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客单价分别为536.55元、292.88元、293.15元,可见我国客单价水平远低于同期行业其他国家和地区水平。
相关标的公司
不得不说,基于上述,作为近几年来零售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新零售业态,在零售业整体增幅放缓的背景下,我国便利店行业发展势头正逐步上升,从外部环境来看,行业已经迎来高速发展的窗口期,但行业集中度低等痛点仍然存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如今国家加大码力促进发展,可以说是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连锁便利店或将迎来大举扩张期,其未来仍值得关注,结合相关券商给出的研报,相关上市公司或将受到关注:
苏宁易购(002024.SZ):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慧零售企业,构筑了以供应链、渠道、用户、技术为核心的智慧零售生态圈,转型之后扭头布局线下门店,2019年接连收购万达百货、成立快消集团,并将开门店加至15000家,苏宁小店全国快速扩张,截至一季度末线下门店突破12000家。
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2449.57亿元,同比增长3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33.28亿元,同比增长216.3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74亿元,同比下滑306.65%;基本每股收益1.44元/股,同比增长220%。2019年一季度营收622.42亿元,同比增长25.4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2.16%;基本每股收益0.0147元/股,同比增长23.53%。
永辉超市(601933.SH):公司是国内超市龙头企业,自2015年年底开始布局生鲜便利店,2018年全年实现新开门店135家,新签约门店165家。云超业务已经进入24个省市,超市业态门店708家,实现一至六线城市全覆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区域。
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705.17亿元,同比增长20.35%;归母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下降18.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1亿元,同比下滑33.48%。2019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2.36亿元,同比增加18.48%;归母净利润11.24亿元,同比增加50.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18亿元,同比增加6.53%。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红旗连锁(002697.SZ):公司主营业务为便利超市的连锁经营,在川内的便利超市行业领先优势,是中国A股市场首家便利连锁超市上市企业。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门店2817家,报告期内,公司新开门店146家,关闭门店59家。
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72.20亿元,同比增长4.05%;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95.6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2亿元,同比增长37.99%。2019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92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归母净利润7916.87万元,同比增长45.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亿元,同比增长375.5%。
天虹股份(002419.SZ):公司目前已经确立百货、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四大实体业态与移动生活消费服务平台天虹APP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多业态发展格局,现有“天虹”、“君尚”、“sp ce”、“微喔”四大品牌。
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191.38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归母净利润9.04亿元,同比增长25.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95亿元,同比增长95.37%。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1.78亿元,同比减少0.82%;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5.25%。
结语
不得不说的是,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便利店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众多筹码的叠加下整个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不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是伴随着许多的问题的暴露。
而于此,我国便利店可以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在自身不断扩张增加门店数量的同时,提升运营能力和经营效率,提高市场份额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
整体而言,在行业驱动政策频发利好的大环境下,我国便利店发展亟待走向成熟,行业仍值得关注。